2024/07/07

经验分享 | 谢菲尔德大学翻译硕士 2023-2024 课程回顾

Sir Frederick Mappin Building

时光飞逝,在这里的硕士生活也即将进入尾声。第二学期的课程在五月也正式结束,之后便进入了论文写作期。最近论文也快完成了,趁记忆犹新来写一写整年的课程回顾,供在考虑来英国读翻译硕士的同学参考。

这篇文章将分成五个部分来分享本人在University of Sheffield(谢菲尔德大学)就读MA in 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硕士)的经验:

声明:

  1. 以下分享与评价均出自个人经验与观察。
  2. 学院会根据每年的学生和市场反馈调整课程。本篇仅适用于2023/2024学年的课程设计。
  3. 非常欢迎分享此文链接给需要的同学。非经过本人同意,请勿以复制粘贴内容的方式分享此文。

——

个人背景

大学:University of Sheffield(以下简称Sheffield)

学院:School of Languages and Cultures (SLC)*

科系:MA in Translation Studies (2023/2024)(全职)

翻译语言:中英、英中

目前状态:已修完全部课程,正在撰写论文的最后阶段

*Sheffield近期正在重组院校,SLC在第二阶段(估计是接下来的学年)会与一些学院合并成一个学院。但据校方的说法,不会因院校重组而受到影响。

关于硕士课程申请经验,请见这篇:经验分享 | 英国硕士课程申请过程、选校考量

——

课程设置

学生需要修满180学分(6门必修含论文、3门选修)才能获得硕士学位。论文占60学分,其余8门课各占15学分。在选修课方面,除了可以自由选择相关的选修课,Sheffield也按已有的选修课分设了两个专业:Audio Visual Media及Digital Information(详见这里)。若选择其中一个专业,那就不能选该专业选修课以外的课。

第一学期正式开课前有为期一周的迎新周。迎新周的第一天,学院会安排硕士生“相见欢”,其中一个环节是选课环节。学院会发下来一张表格,让学生填自己欲选修的课,老师们会再跟学生讨论该课程安排是否合适。若没问题,老师便会在表格上签字,学生再把表格提交给在场的行政人员将选修课登入系统。因此,这里建议在选课环节前了解课程内容(把官网的课程介绍看一遍),这样有任何问题可以即刻问老师,选课过程会更顺利,不需要在时间压力下做出选择。

当然,并不是说在这场选课环节决定了选修课之后就不能换课。每个学期仍有为期两周的Add-drop Weeks。若在前两周发现该选修课不太适合自己,可以选择换课。但必须注意的是,有些课会满额。若在Add-drop Weeks时想换课,或会因为许多课已满额而无法换课(尤其是第二学期)。所以,第一学期第一周的选课环节其实还是很重要的。在选课环节确定选修课能够避免遇见额满而无法选修的状况。

另外,除了必修和选修课,学院也安排了0学分的“必修课”——Induction and Transition: SLC MA Study Support,由学校的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Centre(ELTC)的老师教学术写作。我个人认为,若雅思有7.0或以上并且了解英国的学术写作风格,那不去上这门课也没问题。这是我把这门课上满12周的结论。当然,若是你想要问老师一些学术写作的问题,可以利用这堂课来询问ELTC的老师。

我最终选择了Digital Information专业,也在选课环节确定选修课后就没再换课。

以下为我的课程设置总览。下节会讨论各课的教学内容及评估方式。

学期
Semester
种类
Type
课程
Modules
学分
Credits
评估
Assessment
成绩
Results
1 Core Concepts and Approach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15 60% Essay
40% Presentation
Distinction
1 Core Translation Technologies 15 50% Report
50% Project
Distinction
1 Core Research Methods in Moder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15 100% Essay Distinction
1 Core Translation Skills and Genres 1 15 100% Translation Distinction
2 Core Translation Skills and Genres 2 15 100% Translation Distinction
2 Core Dissertation 60 100% Dissertation Pending
1 Optional Website Design and SEO* 15 20% Weekly Tasks
40% Group Report
40% Individual Project
Distinction
2 Optional Researching Social Media* 15 100% Report Distinction
2 Optional Localisation for Linguists 15 50% Report
50% Project
Distinction

* Information School所开设的课程

大部分的课都有不计分的期中评估。期中评估内容通常与期末作业相似,主要是确定学生是否跟得上课程内容,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论文也是一样(详见下文)。

每位翻译系的学生会一起上大部分的必修课,只有在Translation Skills and Genres课的小课才会按自己的翻译语言各自上课。

——

课程内容

以下按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分类来回顾我修过的课。

必修课 Core Modules

Concepts and Approach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 翻译研究的概念与方法

一、内容

这门课主要谈翻译「理论」,但其实很多翻译的「理论」严格意义上不能说是理论,更多是概念和方法,所以学院将这门课取名为Concepts and Approaches。课程涵盖的主题有:

  • Linguistic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and comparative syntax
  • Equivalence
  • Functionalism
  • Postcolonialism
  • Eastern approaches vs Western approaches (e.g.: 严复的信、达、雅)
  • Translation a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Sociological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 Multimodality
这门课有三位老师授课,每位老师的上课方法略有不同。但主要的上课方式是老师会在课前上传一些文献作为课前阅读,并提供一些与主题相关的问题让你提前思考,之后在课上会针对这些文献进行讨论,从自己的翻译语言的角度分享对这些理论的看法。

二、评估

期中考(不计分)是在两小时时内写一篇500字的文章(essay),须引用文献。形式上类似考试,全部学生须到一间电脑室,登录学校的系统写文章,两小时内提交。考试的前一两个星期老师会提供题目方向,我们可以按这方向准备一张A4纸的要点和参考文献带进考场(Open book的概念)。分数和反馈会在大约两周后发布。这是第一学期开课第一次会被打分的「考试」。我们可以通过这篇文章看自己英文学术写作的程度,了解自己需要进步的地方,也为期末作业热身。

期末分两个部分:组别呈堂(Group Presentation)(40%)和文章(60%)。组别呈堂的40%中,50%是个人分数,另外50%是组别分数。

呈堂和文章的题目是一样的。老师在第一周发布的学习计划(Study Plan)里会提供大约11个具体的题目,每个题目都与课中的一个主题/理论相关。大约在第6周,我们会通过Google Form提交自己想做的题目。之后老师会按我们所提交的题目为呈堂分组。

分组会有两个情况:选择同样题目的人组成一组,或是选择不同但有关联性的题目的人组成一组。我是后者,所以组员须各自准备自己的题目的内容,再和其他组员商量如何把各自的内容串成一个有共同中心主题的呈堂。

呈堂的个人分数、组别分数以及反馈会在学期结束前发布。我们须根据反馈来修正自己期末文章的内容,并在文章的第一页说明自己如何按反馈改进文章内容。因此,请务必珍惜呈堂的机会,事先想好文章框架,在呈堂上呈现重点,确定方向正确后,便可以在文章发挥。老师也会在第十二周开放咨询,可以和老师一对一地讨论文章的方向。

三、感想

理论课可深可浅。我个人觉得这门理论课在课上并没有非常深入的讨论,更多的是介绍那些理论,所以我觉得这是一门「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课。因为个人修行很重要,我强烈建议上课前把课前文献以及与该理论相关的文献阅读一遍,对该理论有基本的认识。这样在课上才能更快理解老师所言,进而有更有效的讨论。会这么建议是因为我在准备期中考时提前阅读了后面几周理论的文献,之后在上这些理论的课时真的感受到了「更快吸收老师所说的内容」的感觉,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反思。当然,也请做好准备,你的同侪或许没有做课前准备,所以无法跟你深入讨论(无奈)。

与同学交谈时有听到一些同学不理解为何要学习理论,觉得实际翻译时根本就不会去想这些。我能理解,但我不觉得因为这样所以理论不重要。我认为理论和实践是一个循环——作品丰富理论,理论丰富作品。和写作一样。会有一批作家,不知道或是不在乎什么是魔幻写实主义、现实主义等等,只是单纯想写出那样子的作品,然后被读者归类为某某主义。但也会有一批作家,就是想写出某某主义的作品,所以按那个方向来写。翻译也是如此。一些翻译员就是想把这句子翻成这个模样,而这个做法被读者归类为某某主义。也有一些翻译员原本就是想从某某主义的角度来翻译作品,所以可以在他的翻译中看到某某主义的影子。因此,不需要把理论说得不实用,也不需要觉得在实际翻译时必须使用理论,全是个人选择。但是,作为翻译所的学生,我觉得可以懂得理论而不使用,但不能不懂理论所以没使用。

另外,这门课也可以为后面的论文打好基础。虽然论文可以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看下文),但终究还是需要使用理论来支撑自己的论点。若能在这门课尽可能地汲取知识,并且在准备课程、期末呈堂和文章时已阅读一定数量的文献,在思考论文题目、规划理论框架和撰写文献综述时会省下很多麻烦。

也因为如此,非常建议有意在论文翻译文本的同学,在选择这门课的文章题目时,可以考虑选择与自己论文要翻译的作品相关的理论题目。比如说,我选择的文章题目与后殖民主义相关,并且以黄锦树的其中一本短篇小说集为例来进行分析。因此,若我下学期的论文选择以后殖民的角度来翻译及分析一部文学作品,我便可以沿用我在写这门课的期末作业时所阅读的文献及讨论,省去了许多搜索文献的时间。只是我最终并没有决定做这个题目哈哈。

关于上这门课的小趣事,请看这里


Translation Technologies / 翻译科技

一、内容

这门课以实践为主,主要教授如何使用翻译软件(Computer-assisted translation tools,简称CAT tools)和科技来辅助翻译过程,由两位老师授课。每周的课老师会在前面的30-40分钟说明那周主题的相关知识,接下来大约1小时多则是实操时间,用翻译软件翻译老师准备好的课件。课程涵盖:

学校会提供所有付费翻译软件的使用权,所以可以免费使用这些软件和付费版功能。老师也会邀请RWS的翻译员(RWS是全球翻译机构的龙头之一、开发SDL Trados Studio的公司)来课上分享在RWS的工作经验以及如何进行后期翻译。

二、评估

期中作业(不计分)是为一份文件建立术语库,并说明建立术语库的策略(即为何收录这些词汇)和建立术语库的好处,再为那份文件开一份报价单。提交之后,老师会重新分配这些作业给不同的学生来评价,即peer review。Peer review结束后,会有一段时间让你根据同侪的建议修改内容,再次提交。之后老师会发布成绩和反馈。学生可以利用这个反馈看看自己目前的程度,以及在期末作业需要进步的地方。我,非常之幸运的,没有获得peer review,因为有些同学没有提交。但因为我有为另外一位同学提供peer review,有机会借鉴对方的作业,进而小修自己的作业内容。

期末作业分三个部分:1,500字报告(50%)、项目(40%)、单据/报价单(10%)。

作业基本上是模拟客户委托翻译文件的过程。老师会提供委托详情和两份文件,我们得按「客户需求」,自由选择其中一个在课上教过的软件翻译那两份文件,建立相应的翻译记忆库和术语库。翻译完成后再根据这两份文件开一张单据。最后在报告里说明完成这份委托的过程,包含选择该翻译软件的理由、翻译过程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法、定价的理由等等。由于这不是一个教导文字翻译的课程,所以老师不会就翻译的内容好坏打分,只需确保所有该翻译的内容已翻译至目标语言。

这门课的期末作业最高分者会免费获得Trados Studio Freelance Version的3年许可证(一年年费为£294)。

三、感想

我之前申请的三所大学之中,只有Sheffield有独立的翻译科技课,能以学习科技软件为主,一次接触好几种不同的软件(或许其它大学把科技的部分融入了翻译课里,我不确定)。这门课对于未来想要自由接案或是投入翻译机构的人来说非常受用,因为课程内容会穿插许多在业界实际接案的知识,比如如何与客户接洽、定价、交付的文件和过程等等。当然,因为主要还是在学校学习,不会有真正在业界实践的经验,可是可以利用RWS工作人员来分享的时间向他们了解在RWS翻译机构工作的经验和实际过程。

原本在自由结案时不懂得如何与客户设范围和定价的我,上完这门课后像是打通任督二脉,未来无论是自由结案还是当项目经理,要和客户接洽时也会比较有信心。因此,若说其它课注重理论,那这门课补足了实践的部分,让这个翻译硕士课程的内容不会与业界脱节。毕业生还可以在自己的履历里的「软件」一栏里信心十足地写下一堆翻译辅助软件(因为期末作业必须使用一个软件来完成翻译,再怎么不习惯使用软件,总有一个是你特地钻研过的)。

最赞的是,期末作业最高分就能免费使用Trados Studio Freelance Version 3年!可以挣回一小部分的学费!(激动)

关于上这门课的小趣事,请看这里


Translation Skills and Genres 1 / 翻译技巧和体裁 1

一、内容

这门课分体裁课(大课)及翻译课(小课)。翻译所的所有学生会一起上体裁课,而翻译课则是根据自己的语言组合在不同时间上课。我是中文组,所以小课的上课内容是以中文为主。因为是按老师自己的规划,不同的语言的小课上课的内容有些不同。

体裁课每两周上一次课,由两位老师授课。翻译课则是看各个老师的安排,一些老师会每周上一小时,一些老师会每两周上一次两小时的课。中文组是后者。

体裁课主要是讨论针对不同的体裁的翻译技巧和挑战。第一学期上的体裁有:

  • 好莱坞电影
  • 广告
  • 儿童文学
另外,由于体裁课是每两周上一次,没上体裁课的那几周,老师很「物尽其用」地把空挡填满了。其中一个活动是模拟翻译机构的工作流程。老师按翻译语言组合把我们分成五组,各自成立翻译机构,通过制作传单或是架设网站来介绍我们的服务,然后每组都要委托另外一组工作,同时也会收到别人的委托来翻译一篇文本。在收到委托或进行委托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位项目经理负责沟通接洽。完成这一系列的活动后,期中假期前会有一个呈堂来总结这次的翻译机构模拟活动。

除了这个模拟活动,老师也在这些空档安排与翻译相关的组织来向我们介绍组织活动。有兴趣的学生也可以加入会员。这学期安排的组织有:
翻译课的内容有两个不同的形式。第一个形式是每两周翻译一个体裁的文本,几个学生组成一组互相评论对方的翻译后,再在课堂上共同讨论翻译那个文本的挑战、问题等等。第一学期翻过的文本体裁有:
  • 儿童文学
  • 文学
  • 使用手册
  • 食谱
第二个形式(即不讨论以上的文本翻译时)则是老师在课上提供不同句法的英文句子,让我们在课堂上翻译,然后进行讨论。

二、评估

期中评估(不计分)是翻译一篇微型小说,源文本约300-350字。除了译文以外,学生也须提供150-200字的评论(commentary),即讨论你的整体翻译策略,或最多10个标注在译文上的脚注,具体说明翻译策略和理由。可以选其一而写,也可以两个都写。

期末作业是翻译两篇文本,一篇是儿童文学,另一篇是食谱,源文本各300-350字。如期中评估,须为每篇译文提供一篇评论,或是最多10个注脚,也可以两者皆写。

Sheffield的中文组是以英文翻中文为主,因为这里普遍的做法是「翻译的目标语言应该是翻译员的母语」。但是,鉴于我是马来西亚人,以及老师对马来西亚语言教育的迷之认知,我有机会争取到中文翻英文的机会,所以我的期末作业中,儿童文学做的是中翻英,食谱则是英翻中。

三、感想

这门课看似是作为翻译硕士课程最重要的一门课(毕竟就是学习实际翻译的课啊!),却是我认为我上过的所有课中最无聊的课。我很少在这门课中有那种学习到新知识的兴奋感。

体裁课的内容很片面,我现在甚至回想不起来有哪些有趣的地方,因此无法多做评论。

翻译课的课堂讨论很常让我怀疑人生。我至今不能理解老师为何在课上提供没有上下文的句子让我们翻译。我很强调上下文是因为任何毫无根据的增添对我来说就是翻译员的自行脑补。我曾经跟老师反映过这点,得到的回应是「若提供上下文的话我们会耗太长时间阅读,不太有效率」。我沉默。之后跟西班牙语的同学抱怨这件事时,同学也表示上下文很重要,也说他们的老师会在提供全文,但是在课上会针对重要的句子讨论。所以,这位中文组老师的理由其实是不成立的,但我也没力气去争论了(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

针对文本翻译的讨论也没有太大的火花,老师的评论也没太大的实用性或建设性,最多也就是让我偶尔发现到一些盲点,没更多了。唯一比较开心的是与一位对翻译也很有想法的同学组队互评作业,讨论的过程很快乐。

另外,由于老师是中国人,在一些用语上会和马来西亚中文有所不同。几次后,我也没想去争论,也就随意吧。这也是其中一个促使我想要在期末作业争取中文翻英文的原因,这样就不用为了迎合老师的语言去学习中国式中文了。

关于上这门课的小趣事,请看这里


Translation Skills and Genres 2 / 翻译技巧和体裁 2

一、内容

第二学期的课与第一学期的形式一样。只是我们的翻译课改成了每周上一小时线上课(至于为何线上,我就不多加吐槽了,佛曰不可说。)

体裁课涵盖的主题有:

  • 文学
  • 食谱、食物相关的文本
  • 医学和药学文本
  • 法律文本
  • 纪录片配音
  • 卡通配音
间中老师也安排了以下组织来跟我们分享他们的组织活动:
翻译课的上课形式与上学期一样。作业涵盖的文本有:
  • 经济类新闻稿
  • 政治演讲稿
  • 医学文本
  • 法律文本

二、评估

这门课的评估分期中作业(50%)及期末考试(50%)。

期中作业翻译的是一篇政治演讲稿,形式和上学期一样。

期末考则是一篇医学文本。与前面几次不同的是,这次不需要写评论或是提供脚注来说明自己的翻译策略,而是提供自己所参考的文献及网站,即,在翻译这些专业词汇时我们所参考的资料,即可。这份期末也被定位为「考试」,因为与前面几次的作业不同的是,我们只有三天的时间完成翻译。之前的作业大约有好几个星期完成。

这学期我的两次翻译都是做中翻英。

三、感想

这学期的体裁课比上学期的体裁课精彩多了。尤其是第一周上的文学翻译,因为授课老师是一位翻过不少文学作品的翻译员,所以他跟我们分享了很多他自己翻译的想法,及如何跟出版社沟通。我也很喜欢纪录片和卡通配音。因为我没有拿配音的选修课,所以能够在这堂课上初步认识配音的概念也挺好的。这位老师安排的课堂活动也很有趣(我很认真地翻完了一小部分的Disney儿歌哈哈)。

对于翻译课的感受也和上学期一样,已无力吐槽,在上课时我也很常摆烂(不要学)。但是,这学期也有幸与另一位很认真的同学组队搞作业,讨论各自的翻译时真的非常之激动,是很难得的有「能够这样热烈地讨论翻译真好」的感觉。除此之外,无太多可赞扬之处。


Research Methods in Moder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 研究方法

一、内容

如其名,与语言、文化研究相关的研究方法课。每周有不同的主题,由学院不同的老师授课。涵盖的主题有:

  • Epistemology and ontology(认识论和本体论)
  • Literature review(如何写文献综述)
  • Writing and structuring your work(如何书写)- 这门课我觉得没上得很好
  • Ethics(何谓研究伦理、如何提交研究伦理申请)
  • Research plan(如何写研究计划)
  • Working with existing texts(如何分析文学文本)
  • Working with generated texts(如何分析访问、问卷等文本)
  • Library session(如何使用学校的图书馆系统)

这是整个学院的课,所以不只是翻译硕士生,其它硕士生(如跨文化交流、现代语言)也会一起上课。

二、评估

这门课没有期中作业。

期末作业是写一份类似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但不完全是研究计划的文章。学生须构思一个大致的研究主题(有个方向但不是具体的研究主题),再从认识论和本体论开始讨论这个研究主题适合从什么角度着手,进而会产生怎样的研究问题,有什么合适的研究方法来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考虑到什么研究伦理,研究者的立场(Researcher Positionality)又会如何影响到研究等。简单来说,就是把你在构思一个研究题目的过程写出来。

这样的说法确实很模糊。当时上课时几乎全班都不懂老师到底在说什么。但是最后一周,老师会让我们提交自己的题目,她会一个个检查看是否是可行的题目,并提出相关的建议。老师也会提供一些范本供参考,并在课上跟我们讨论这些范本的反馈,有哪些优缺点。我也是通过这些讨论才了解这份作业的要求和用意的。

三、感想

这门课的质量参差不齐,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授课老师,以及课程架构。我最喜欢的课是前面关于认识论与本体论和文献综述的两堂课,以及后面分析文学文本和其它文本的两堂课。估计是着重在人文研究,所以这门课所教导的研究方法并不多元,主要还是着重在文本。第二学期我上了Information School的社交媒体研究(Researching Social Media)课之后(见下文),我跟一位学霸朋友一致觉得社交媒体研究课还比我们的研究方法课教得好。每次回想我都觉得我们学院的这门研究方法课上得还真是有点敷衍(苦笑)。不过,这门课确实解决了我自本科以来对于文学研究的疑问。写期末作业的过程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我也从中摸索到了如何去看待「研究」这件事以及如何构思一个严谨的研究课题和范围。

关于上这门课的小趣事,请看这里


Dissertation / 论文

一、内容

第二学期学校安排每周两小时的论文课,在这门课与我们沟通论文相关事项。一些课程内容其实与上学期研究方法课重复,但在论文课上老师会针对我们的研究去解释。论文课涵盖的有:

  • 论文类型
  • 研究设计
  • 研究伦理
  • 文学文本分析
  • 研究结果分析

另外有2-3周的课是由ELTC的老师来授课,主要是教写论文的技巧,含:

  • 论文时程规划
  • 文献综述
  • 摘要

根据我们的论文手册,我们可以做的论文类型有五种:

  • Conceptual Dissertation - 以理论、概念为研究对象,例如提出新理论、定义概念等
  • Empirical Research Dissertation - 通过访谈、翻译分析、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来收集数据以回答研究问题
  • Replica Study - 重新进行现有的研究来比较结果的异同、影响和原因
  • Work-based Dissertation - 与一家公司或组织合作,使用该公司/组织的数据来写论文
  • Dissertation with a practical component - 通过实际翻译文章或字幕、本地化项目等来讨论有关翻译或本地化的课题
论文的字数介于12,000-14,000字。有实际项目(Practical component)的论文,论文字数则为11,000,项目字数会根据文本翻译、字幕翻译、本地化项目有所不同。文本翻译为3,000字,字幕翻译为200行字幕,本地化项目为2,000字。项目的字数也会根据你的语言组合而有所调整。

论文指导老师由学院安排。导师人选涵盖整个SLC的老师,不只是翻译硕士课程的老师。主要的安排方式是按你的研究题目/方向或是语言组合匹配给有相似研究方向的老师。

二、评估

在8月缴交的最终版论文前,我们需要通过三次进度评估。时间线和提交内容大约如下:

  • 第2周:提交论文题目(或大致方向)
  • 第4周:指导老师名单发布
    • 电邮导师一份300字的研究计划和含10本参考文献的笔记
  • 第5周:与导师第一次面谈
    • 导师会按那份300字的研究计划和参考文献跟你确定你的题目方向是否合适
  • 第9周:提交1,500字研究计划,录制一部呈堂影片说明你的研究
    • 呈堂影片会上传到一个可供老师和学生观看的平台,学生可评论其他人的影片
  • 第12周:与导师第二次面谈
    • 导师会就1,500字研究计划提供反馈
  • 暑假(六月中):提交3,000字草稿(即你目前写好的论文内容)
  • 暑假(六月尾):与导师第三次面谈
    • 导师会就3,000字草稿提供反馈
  • 暑假(七月):与导师第四次面谈(若有需要)
  • 暑假(八月中):提交论文

导师会对第9周及第12周所提交的内容评分,若是不及格(即低于50分)则须重写,才能再进入下一环节。

三、感想

在第二学期的那12周里,我觉得学院安排的课程内容对我来说实用性不大。这是因为上学期的研究方法课已经涵盖了大部分内容,这学期大致上就是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而已(因为我们已经有自己的题目,可以针对性地问问题)。我个人的经验下来觉得没去上课也没关系,可以利用上课时间来阅读文献或写作业(可是缺太多课会对签证造成影响,自行考量哈)。当然,这是以我的程度去看这堂课。若你本身就对上面提到的主题有疑问或需要帮助,那请去上课,积极请教老师(认真)。

另外,12周的课里最让我失望的是ELTC老师的课。我原本还挺期待那三门课可以教一些论文写作上的知识,但是去上前两门课后,我觉得内容过于粗浅。由于老师仍以「不熟悉英文学术写作」的角度出发(即便我们已经上了一学期的课,交了那么多份文章),上课内容对我和几位同学来说过于空泛,我们几个都觉得老师好像把我们当小学同学对待(哈哈哈哈)。由于ELTC的课对于我的程度来说已经没有可以汲取的知识点了,于是我翘掉了最后一堂课,在电脑室写作业(不要轻易学哟)。

我在写这篇文章时已经快写完论文了。根据我的经验,若要顺利跟上学院安排的时间线,最好是能在第二学期开学前(即第一个学期结束后的假期)开始构思论文方向。此时不一定要有具体的题目,可以想好几个方向和主题,再与该领域的老师约时间谈谈可能性(第二学期开学前老师们都有在工作的哟)。面谈之后便可缩小范围,确定一两个可行的题目,这样在第二学期提交论文题目时就不会心里没底。只要能够在学期初确定好自己的论文题目,那之后就能明确地阅读相关文献,再撰写研究计划和初稿。

我最终选择的是有实践项目的论文,结合我对代码的兴趣做网站本地化,语言组合是中文翻英文。我在第二学期开学前就在思考要做文学翻译或是网站本地化,也找了现在的论文导师聊聊可能性,导师也很支持,同时也建议我再多看文献来确定范围。第二学期刚开学时我原本决定要做文学翻译,但在论文课上听老师说明后,我猛然地决定转做网站本地化。是的,就是那么戏剧性。我至今非常感谢自己做对了选择,因为我之后写论文写得很开心(挑战是有的,但因为是自己有兴趣的内容,所以咬牙撑过了最不喜欢的部分)。

我的导师是翻译硕士课程的负责老师,很尽责,回电邮很快,所有的反馈也按时间线提供,面谈时也言之有物,真的非常庆幸能被安排到这位导师。其实当初决定将论文题目换成网站本地化也是因为希望可以被这位老师指导。若我当初选择做文学翻译,我大概率会被安排给一位出了名不会回邮件的导师。我可不想要遇到会搞失踪的论文导师哟。由于进度良好,我的指导老师表示就不需要安排第四次面谈,但若我觉得有需要,随时可以跟她安排时间。再次感恩遇到那么好的指导老师。


选修课 Optional Modules

Website Design and Search Engine Optimisation / 网页设计与搜索引擎优化

一、内容

这门课是Information School的课。虽然课程名字有SEO,但主要的内容还是网站设计,SEO则是侧重于无障碍性(Accessibility)设计的部分,少了文字SEO的部分。课分成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的内容涵盖:

  • How people use the Web
  • User-centred design
  • User requirements and analysis
  • Site structure, navigation, organising content and menu design
  • Website accessibility and the impact on SEO
  • Globalisation and localisation
  • Visual interface design
  • User-centred website evaluation
实践课由另外一位老师上课。内容是学习如何使用HTML及CSS来设计出一个基础的网站。由于没有代码背景的人也能选这门课,所以老师教的HTML码还挺基础的。已经写过HTML & CSS的人会觉得这实践课小菜一碟(笑)。

二、评估

这门课的评估有三个部分:8个小作业(20%);期末组别报告(40%);期末网站设计(40%)

小作业

小作业有八个,从第2或第3周开始,每周一个。作业内容与那周所上的内容相关。作业量不大,有些作业甚至是只要有按指示提交就能获得满分(暗暗吐槽老师为了让人不挂科还真努力哈哈)。

组别报告

组别报告其实是一个集理论课所学及课堂小作业于一身的作业。老师会提供一个需要重新设计的网站,以及客户的要求。我们要从用户需求(User requirements)开始讨论重新设计这个网站的思路,提出更好的信息架构(Information architecture),并且提供重新设计的主页的样本(Prototype)以及其它相关页面的框架(Wireframe),再就该网站的HTML & CSS提出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网站设计

网站设计是一份个人作业。老师会提供一个主题清单,我们可以选择清单上的其中一个主题(主题不可重复,先到先得),再按该主题设计一个拥有五个页面(含主页)的网站。所谓的设计网站即是使用Notepad从零开始写HTML和CSS。不可使用其它软件或线上模板。

三、感想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门课。虽然未来没有从事网页设计的打算,但是原本就对代码有兴趣的我,能够借此课程认真学习HTML还是很赞的(之前在搞部落格的时候都只是东拼西凑地写一些我需要的代码,没有认真学过基础概念)。理论课更是打开我对网页设计的认知,才发现原来设计网站不只是要美观,实用性(含无障碍性)的部分更是不可忽略。后来仔细想想,在理论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其实适用于很多情况。放大来看,只要是需要提出一个要为人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便须从用户需求出发一步一步去思考如何设计出一个实用性极高的产品或服务。

唯一可惜的是,碍于大部分学生是零基础,在实践课上老师不能教更复杂的代码,期末个人作业也只能用基础的CSS来设计网站,真是有点无法施展自己的设计抱负啊(错)。

关于上这门课的小趣事,请看这里


Researching Social Media / 社交媒体研究

一、内容

这门课也是Information School的课,内容以社交媒体研究方法为主。每个主题由Information School的不同老师教,分成理论课和实践课(即一周在讲堂上课,下一周在电脑室做该主题相关的实践活动)。内容涵盖:

  • Social Media Data Collection(含API)
  • Social Media Research Ethics
  • Content Analysis
  •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Sentiment Analysis
  •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值得一提的是,这门课的负责老师是学术界大佬,去年刚从另一间大学过来我们学校,在这专业发表过不少论文。

二、评估

期末作业主要是写一份以收集、分析社交媒体数据为研究方法的研究计划书。老师会在学期开始提供一份研究主题范围清单,我们须选其中一个主题,再将主题缩成一个具体的题目(例如:主题=政治活动;题目=某国的某届大选)。

期中评估(不计分)是提交我们选择的方向、具体题目、研究问题及收集数据的社交媒体平台与方式。老师会在期中假期后集中式地提供反馈,学生也可以电邮老师以获得个人反馈。若期中反馈没问题,便可以按自己设的题目和研究问题写期末作业。

三、感想

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门课(是的,我最喜欢的两门课都是Information School的)。这门课教的研究方法及研究伦理非常细致,我和同学都觉得受益匪浅。对于同学来说,这门课的研究方法为他的论文提供了思路。对于我来说,由于这门课的内容和我之前的工作及接下来我想进入的行业非常相近,我在上课时可以利用我之前工作经验来理解教学内容,而之后我也可以用这门课所学,在工作上更加系统性地去研究数据及写分析报告。

这门课虽然介绍了收集数据的方法,但不会教如何写程序来提取数据。老师会说明API的概念,也会在实践课提供我们一些已经编好的简单代码来玩,但不会手把手地教如何写这些代码。若有兴趣可以自己私下研究,但不可在没有获得学校允许下下载社交媒体数据。

我很喜欢负责这门课的老师。大概是了解到很多人都不太懂这门课的期末作业,所以从第一周开始他就很语重心长地解释作业内容,第十二周也耐心十足地重申重点,间中上课时一直跟我们强调「有任何问题欢迎课后来找我,或是发电邮给我」。每次上不同的主题时,老师也会在教学系统上说明这门课与我们的作业的哪个部分相应。每次想到这位学术大佬能够那么亲切地对待我们这群小白,就觉得能在课上遇到这位老师真的是如沐春风(like a breeeeeze!)。

关于上这门课的小趣事,请看这里


Localisation for Linguists / 本地化

一、内容

这门课也是一门实践为主的课,主要教授如何使用不同的软件为不同的科技产品进行本地化,由两位老师授课。与翻译科技课类似,上课的前面30-40分钟,老师会说明当天主题的相关知识,后面的一个小时多是实操。涵盖的内容有:

老师会在课前提供如何使用软件的文字教程和一些教学影片,但不会在课上手把手教如何使用这些软件,所以若对以上提及的软件不太熟悉,建议在课前仔细阅读文字教程和观看教学影片,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先尝试使用这些软件,否则在课上你很容易看着那个软件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

二、评估

期中作业(不计分)是分析网站在本地化过程中会遇到的技术、文化和语言问题,并提出本地化策略,以及一份报价单。这次是以组别呈堂的方式进行。老师会事先分好组,然后各组会负责一个网站。由于作业的目的只是想看我们对于本地化过程的了解,所以不需要弄得非常细致,也不需要实际翻译,只需要说明大致上的分析和策略即可。

期末作业的形式和科技翻译课一样,分三个部分:1,500字报告(50%)、项目(40%)、单据(10%)。

作业基本上是模拟客户委托本地化网站的过程。老师会提供委托详情和一个含有五个页面的网站,我们得按「客户需求」,选择在课上教导过的软件对那个网站进行本地化,完成后再开一张单据。最后在报告里说明完成这份委托的过程,包含选择各个软件的理由、本地化过程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法、定价的理由等等。由于这不是一个教导文字翻译的课程,所以老师不会就翻译的内容好坏打分,只需确保所有该本地化的内容已翻译至目标语言。

这门课的期末作业最高分者会免费获得Trados Studio Freelance Version的3年许可证(一年年费为£294)。

三、感想

由于我在第二学期开始就确定了我的论文要做网站本地化,所以这门课对我来说挺重要的。整体感受下来与翻译科技课一样,上课都是和软件打交道,也初步了解本地化业界大概的样子。很幸运的是这学期的其中一位老师曾在一家著名的公司担任Localisation Manager,所以她上课时会穿插一些实际工作上面对的挑战以及处理方法,受益匪浅。但由于实践本身需要对代码有些概念,所以对于那些不太熟悉软件和游戏代码概念或是网站的HTML的同学来说会有点辛苦。我很享受这门课,期末作业也写得很愉快。

最后,即使上面已经说了,还是得再说一遍:最赞的是,期末作业最高分就能免费使用Trados Studio Freelance Version 3年!可以挣回一小部分的学费!(激动)

关于上这门课的小趣事,请看这里

——

总结

整体来说,我非常满意自己当初选择来这里读硕士。我在本科时对「研究」所抱有的疑问在这里都得到了答案。或许是因为不同的心境,或许是因为这里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方式,「研究」或「毕业论文」对我来说不再是一个让我感到畏惧的存在,反而能够去享受构思研究的过程(当然,执行和写论文仍旧是痛苦的......)。

在思考论文题目的时候老师们都会一直强调「选择你喜欢的题目」,而非直接质问你「你的题目有研究价值吗?」当然,我们还是得在论文提出自己的研究的价值,可是这些皆是建立在你自己兴趣的题目之上。在为研究方法课、社交媒体研究课和论文构思研究题目时,即便过程有所波折,但整体下来我还是非常快乐的。

另外,因为Sheffield的课程大多着重跨领域,所以我有机会接触到需要翻译技能却不完全只是翻译的领域(如网站设计、社交媒体研究、本地化)。我每次都会开玩笑地跟其他人说:「我付文科的学费,却能选资讯科的课,去资讯科的教学楼上课欸,划算!」资讯科的学费比翻译的学费贵了好几千镑啊哈哈。

当然,这不意味着Sheffield没有不好的地方。若要认真说Sheffield翻译课程的缺点,我觉得是真正学习翻译技巧、实践翻译的内容不多也不深。就如我上面所述,中文组的翻译课体验真的很差。但由于我的学习目的不仅仅是翻译,所以不至于太影响我在这里的经验。我身边有些以「未来要当翻译员」为志向的同学则不太满意这里的课程设置(这个真的很主观,仅供参考)。整年下来我觉得有点不太愉快的其它地方包括第一学期期末分数因为师资短缺很迟才发下来,以及只遇到几位能够和我脑力激荡的同学(哈哈哈)。

最后,再次强调,我喜欢这里的硕士课程是因为它符合了我的需求,解决了我的疑问,我在大部分的课感受到了汲取新知识的兴奋感。因此,建议各位在选校时,可以综合考量自己的兴趣、职涯规划、想要解决的问题来评估各大学的课程是否能回应你的需求,再做出决定哦。

若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这里留言,或是在任何社交媒体私信我。

——

相关文章

经验分享 | 英国硕士课程申请过程、选校考量

关于秋季学期课程小记

关于春季学期课程小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